承兑汇票是指付款人(出票人)向收款人(持票人)开出的一种书面承诺,保证在汇票到期日付款。承兑汇票的承兑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汇票的付款责任进行确认,使持票人能够得到保障。 承兑汇票的承兑过程如下: 1.持票人将汇票提交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承兑。 2.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汇票进行审核,确认汇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承兑人的信用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承兑。 4.如果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决定承兑,就会在汇票上签字并盖章,表示对汇票的付款责任进行确认。 5.承兑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会将承兑汇票退还给持票人。
签发承兑汇票的必须记载事项: 1、表明“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的字样; 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3、确定的金额; 4、付款人名称; 5、收款人名称; 6、出票日期; 7、出票人签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付款人承兑汇票的,应当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当在承兑时记载付款日期。
1.自由承兑原则。汇票的付款人可以依自己独立的意思,决定是否进行承兑,不受出票人指定其为付款人的限制。即使付款人与出票人存在一定的资金关系或依承兑协议,应为汇票进行承兑而未承兑,也只承担票据外责任。 2.完全承兑原则。我国票据法第54条规定,付款人必须在持票人提示付款的当日,足额付款。通过该条的规定,可以认为我国票据法在事实上是否认部分承兑的,付款人进行部分承兑的,应视为承兑附有条件,依票据法第43条的规定,视为拒绝承兑。这在票据法上称为完全承兑原则。 3.单纯承兑原则。我国票据法第43条规定,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有条件;承兑如果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不发生承兑的效力。这在票据法上称为单纯承兑原则。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承兑是汇票特有的一种制度。因为汇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是委托他人(付款人)代替其支付票据金额,而该付款人在出票时并未在票据上签章,并非票据债务人,无当然的支付义务。为使票据法律关系得以确定,就需要确认付款人能否进行付款,于是就设计了汇票的承兑制度。